LZU Media Center: 新闻网 > 校内新闻 > 校友 > 正文

【萃英记忆】张成如:创业诚不易,同学须努力

日期: 2018-01-13 点击: ...

  时间:2016年10月23日11:00
  地点:山东济南去住地途中
  人物:张成如
  采访人:王秋林
  摄影:红叶
  文稿摘录整理:王儒婷(2015级萃英学院数学专业学生志愿者)
  文稿修改审定:段小平

  王:张先生,您好,兰州大学档案馆现正在做一项工作叫“萃英记忆工程”,这个您已经知道了,就是请老先生、老校友回忆一下当初在兰大学习生活的情景,以及毕业后的工作成就,分享您的收获和体会。因为您很忙,所以借这一段路途时间,请您做一个回忆。

兰大记忆,师恩难忘

  张:感谢王老师。我本科是在江西师范大学读的,一毕业就考上了兰州大学化学系,学的是有机化学专业。

  王:你的导师是谁呢?

  张:我的导师是周耀坤老师和尹荣鋆老师。我1985入学读研究生,1988年毕业,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这是我一生最美好的、刻骨铭心的、难以忘却的一段学业经历。我知道,当时兰大化学系在全国应该说是顶尖的,走在国家前列的,学术水平和学风都是非常好的。

  当时学校特别注重实验科学,有机化学的实验科学在全国非常有名。系领导特别强调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在这所美丽的大学里,学到了终身受用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从事新能源、新材料、新环保及相关领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毕业后您去了哪里工作?

  张:1988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山东大学化学系。我遵循导师的教悔,做事先做人,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现在我在山东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同时在两条战线上奋斗,一条是教育战线,教书育人;另外一条战线是科技创业。

  1998年,我成立了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主营业务领域为新能源、新材料、新环保生物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等。集团下辖的研究院、实体公司、投资公司、科技服务公司等控股公司超过16家。2015年集团主营业年收入20亿元。现有员工500余人,集团设立济南、北京双总部,成立上海公司、深圳公司,辐射全国拓展业务。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国家创新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各类项目100项,大部分实现了成果转化,同时获得了很多奖项。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在兰州大学期间的收获。上学期间我的导师也和校外一些企业谈合作,特别是上海的企业主动找我的老师谈合作,我在旁边耳濡目染。确实让我感觉到震撼:化学这么神奇,科学这么奥妙,老师的科技成果居然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那时我们研究二茂铁,它的功能可以在实际生产中被利用开发,经过合成方法可以进行转化,当时在我的脑海里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在学校接触过教授研究成果实际应用的案例,毕业以后,又受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影响,利用国家好政策,进行科技创业,在新能源和环保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创新创业上获得了许多成功。

  王:周耀坤和尹荣鋆是您的导师,他们给您留下什么记忆?

  张:周耀坤先生是我最亲的先生,他淡泊名利,事必躬亲,作风严谨,工作很认真。在实验室悉心指点,手把手教我们做实验,对小一辈特别关心。他很愿意放手让我们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王:尹荣鋆老师呢?

  张:尹老师在实验方面做事很严谨,很扎实,近60岁还亲自动手指导我们。他在具体教学的实践中,要求很严格,给我们留下很好的印象。他也注重成果产业化。当时我们有机化合物还在转化,他就已经在工业化方面进行探讨,所以我觉得,相对来说,他对科技成果的工业化和产业化的认识是比较超前的。

开拓创业,不惧失败

  王:现在您的工作是什么状况呢?

  张:现在我们的工作,从产业角度说,主要是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就是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还有生物原料。把这些原料通过我们的高新技术工艺,生产成超清洁的汽油、柴油等环保燃料和生物柴油、乙醇汽油和甲醇汽油等生物能源。我们的专利非常多,也有自己的生产基地,目前也在全国进行商业模式复制。

  王:商业模式复制?

  张:嗯,等于就是在全国全面推开。

  王:您在创业的过程中肯定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如果我们的学生以后也想走您这条路,您会给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张:目前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所处的环境和我们当时的环境不太一样。我们那个时期赶上改革开放。邓小平南巡以后,掀起了经商潮,大家纷纷下海,有政府官员下海,也有教师下海,所以我们当时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现在不大一样。目前来看,如果要创业,特别是做实验创业,首先要有一种非常强的进取精神,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我的建议就是,要注重商业意识的培养,特别是注重和社会多接触。在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特别是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创新创业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事,也是非常艰苦的事,所以要有失败的准备。既要有成功的愿望,又要有失败的准备。关键还要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去尝试、去总结经验教训。创业也好,创新也好,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慢慢摸索才能一步步提高。

  王:您在开创公司的过程中,曾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您怎么克服的?

  张:我们遇到的困难,按照我们企业家说,就是随时都有困难。在企业规模比较小的时候,在创业初期,对经验的积累,对市场的把握,尤其是经营管理之类的经验比较重要;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的时候,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和金融结合的问题,如果企业要扩大就得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再进一步发展的话,就是在有好项目和充裕资金的情况下,要解决人才问题。

  王:你怎么从人才的扩张、培养方面下功夫,这些都非常重要。

  张:要克服具体的困难。除了要适应社会的环境以外,自身经营管理素质的提升在初期非常重要。怎么去凝聚团队?在企业发展时,怎么突破融资难的这个瓶颈?再进一步要在全国范围内发展的话,甚至要在国际范围内发展的话,怎么去解决好人才的问题,怎么样凝聚人心,怎么样发挥人才的作用?这都是具体的问题。

心念母校,合作共赢

  王:公司里面,除了您和夫人车春玲女士,还有没有其他的兰大毕业生?

  张:我们以前主要招聘当地的学生,后来我们就更加注重从兰州大学吸收优秀的创业人才和专业化人才到我们的队伍里,我也相信他们在我们这里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2016年10月张成如与曹红副校长座谈校企合作

  王:前两天车总(车春玲)到兰大,也和招聘员工有关。

  张:对,我们目前考虑要招聘。后续的话,我们可能要和我们的母校兰州大学进行合作,建立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才的初级培训班,从中挑选一些有素质、有创业意识、有吃苦耐劳精神、有能力、而且自愿去创新的(人才),打造未来的总经理。我们有这个想法。

  王:对,您和车总对母校的感情很深。这次曹红副校长来这里,也是想专门交流一下,看以后在相互合作发展这一方面能不能找到一些契合点。这方面您有什么打算?

  张:曹校长今天在我们企业专门做了座谈。我们目前的企业集团是产学研一体的,有工厂、有研发、也有贸易,包括国际贸易和金融。我们初步谈到了四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我们集团和学校共同创办未来总经理培训班,这个和MBA还不一样,不光要学课程,可能我们会更注重实践。我们集团可以和兰州大学形成互动。可能有的同学会到我们企业实践,也有可能我们在学校里创造一些模拟创新平台,来打造未来的总经理。我们也可以培养专业人才,包括新材料、环保、新能源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这是关于人才培养方面的。第二个是进行项目合作,比如我们共同把兰州大学的成果,通过我们企业以及商会平台,来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我们去建立这个成果转化的平台。我刚才提到,我们可以和兰州大学联合开展研发和产业一体化的项目申报,争取申报国家项目,研发部分以兰州大学为主,产业化以我们企业为主,这是项目方面的一些合作。第三个方面,我们希望为母校做一些贡献,就是看能不能和其他校友一道,在学校大力支持下,通过我们学校的软资源,比如社会其他企业家,金融业的校友,共同为我们学校建立一个融资平台,打开一条通道,做一个基金平台或者资金平台,能够为我们学校的发展吸纳更多的资金。第四个方面,我们企业或者我们商会的企业,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借助兰州大学在甘肃的影响,在甘肃进行投资或者发展。我们可以让东部的企业在甘肃进行投资发展,既推动我们企业的发展,也可以为兰州大学做贡献,为彼此提供更好的合作机会。

  王:这是互惠互利的一个项目,一个互惠互利的发展方向,我们期待能够把它落在实处。

  张:关键需要有我们学校的大力支持,我们也会积极参与,推动这件事,一个一个去做成嘛!从小事开始做,从容易的开始做,我们希望可以逐步做成有大的贡献力的事。

琴瑟和鸣,共创辉煌

  王:非常感谢张先生给我们介绍这些。您在学校里学习了知识,接受到兰大的教育,同时您也在学校里获得了您的爱情,获得了您的家庭,能不能做一些介绍?

  张:爱情确实也算是我在兰州大学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在那里,我认识了有全国金品牌的山东好姑娘——化学系车春玲,她是我们化学系1982级非常能干的学生,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对家庭也是关心备至,同时为我们共同的事业做了很多。虽然当时我们有非常稳定的职业,非常好的收入,我在大学当教授,她也在科研院所,但她后来主动配合我创业。开始是配合,后来是参与,能够在拥有相当稳定的工作、非常好的收入、位子也不错的情况下,放弃出国的机会,参与到我们的共同创业中,她在这里面确实做出了非常大的牺牲,我对她心存感激。我们在做事业的同时,在家庭和孩子的教育方面也共同努力,对孩子的培养也付出了很大心血。我们的孩子和我们这代人的孩子相比也是比较优秀的。所以,我的事业和家庭都得到了我夫人的大力支持,我感到非常幸福。

  王:车总在工作上是您的搭档、助手,在家里面是您的夫人、帮手。

  张:我们单位是一个团队,她不光是助手,也是独当一面的,她也有她的开创性的成果。

  王:原来您是山东校友会的会长,后来因为政策的变化,您不能够担任社会团体的负责人了,现在主要由车春玲来负责山东校友会,我认为她把这一块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不是您给她出主意?

  张:我是兰州大学山东校友会创办者之一。那时候校友们的热情很高,想要有个平台能够把校友联络起来,所以我创办了校友会,我担任首任会长。创办校友会确实有许多需要总结的地方。例如怎么组织开展活动。后来因为换届,校友提议由车春玲做会长,她任会长后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整体来说,校友会的工作还需要不断探索。比如怎么能把本省的校友联络起来,怎么能和学校校友总会做一些对接,怎么和兄弟省市的校友会链接,我们一直在探索有效的方法。我作为校友,和校友会前负责人,当然会大力支持。校友会更多的是讲奉献,要热心。会长不是职务,是为大家提供平台,为大家做事。

奋斗之家,厚积薄发

  王:您现在是五十多岁,家庭和事业都非常成功,您有什么人生感悟和体会,给我们分享一下吧!

  张:谈不上非常成功,我们都在积极努力地探索。我觉得人生第一,就是要有奋斗的精神,甚至我们要打造奋斗家庭。为什么要奋斗?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从自身做起,为社会发展,为我们自身价值实现做贡献。第二是扎扎实实工作,要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工作作风,这个非常重要。第三是我们要实现共赢共享,实现社会发展。实现共赢共享,这个理念很重要。朋友之间,企业和员工之间,都要逐渐树立一种共赢共享的理念,我们的发展会越来越大。

  王:您刚才提到一个概念叫奋斗的家庭,以前好像很少听到这种说法,您的家庭是怎么奋斗的,给我们介绍一下。

  张:我们也没有很大的成功,但是我们确实做了一些事情。人的精神非常重要,我一直在强调这个事。王健林在万达说过一句话:人生就是奋斗,奋斗是一生,不奋斗是一生,为什么不奋斗呢?我们一直在奋斗,当然在奋斗过程中,事业,家庭,健康,以及和大家庭(父母),怎么有效结合,也很重要。我们有奋斗的意识,我们也很有自信。在未来比较短的时间内,我们可能会有爆发性的发展,这是要靠长时间的积累和奋斗的精神,奋斗的经验,才能拥有的。时间长了,总会有厚积薄发的机会。

  王:现在您和车总回家在一起,工作也在一起,经常在一起,有没有什么矛盾?你们又是怎么解决这些矛盾的?

  张:我们在一起,总的来说还是配合得很好的。我们性格比较互补。虽然有观点不一样的情况,有争论,有争吵,但这很正常,不可避免。总体来说,我们的价值观很接近。第一,彼此非常认可,第二,这么近距离的接触肯定会有一些摩擦,我们会静下心来自我剖析,这是我提的概念,就是自我检讨,甚至自我批评。我们会经常讨论。以前我们会开家庭会议。因为现在儿子不在一起了所以不经常讨论了。那个时候我们每个礼拜都会有一个家庭会议,会上我们每个人都自我批评,我们靠这种方式让对方来帮助自己改正缺点,来达到更好的融合和磨合。

  王:您对车总有什么评价?

  张:她是一个非常好的妻子,也是非常好的母亲,同时也是我非常好的工作搭档,三个非常好!(大笑)还要感谢王老师您,您是她的辅导员,您对她的教育,对她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我好像没有太多的记忆,她说的一些具体事情,我都不太记得了。她的工作做得非常好,人也非常热情。上一次我来山东没见到您,她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后来知道“萃英记忆工程”资金有困难,马上就伸出手来支援。后来,她说专门和您商量过,您也挺支持,又给我们一些很实际的帮助,解决我们当下的困难,非常感谢。

严父为友,平等相处

  王:孩子现在在做什么?

  张:孩子现在在中央部委当公务员,他愿意走那个路嘛!未来的路让他自己去设计吧。

  王:你们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有什么措施?车春玲也说过,你们孩子是非常优秀的。

  张:他参加国考,考公务员,过五关斩六将,不容易。当然现在的路很多。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们是这样考虑的:我们自己没有投入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但确实我们在用心做这个事。在教育上,因为我是师大毕业生,第一学历就是学怎么当教师。我觉得我还应该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严先生。2000年,我孩子才九岁,严先生就提醒我,他说你事业再成功也不要忘记对孩子的教育。我印象很深。当时我们去他家拜年的时候,他和他的夫人跟我提这个事。因为我们两个人创业,非常忙,我们更多的是在一些素质教育方面,努力帮孩子来做一些事。最主要就是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但是在具体的知识教育方面,我们是采取托管式的办法。我们亲自帮他去选一些优秀的家庭教师,帮他进行各个方面的跟进。我们也重视与老师和班主任沟通。一般学校开家长会,有的家长是不去的,(或者)最多去一个家长,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两个家长同时去沟通。因为跟老师的沟通非常重要。同时跟孩子的沟通也非常重要。我们经常跟孩子沟通,特别是我,父子之间的沟通,我觉得做得非常好,这方面应该是可以自我表扬,自我骄傲的。我这叫做严父加朋友啊!这是我儿子的定位。能做到这一点真的不容易。除此之外我们更多的是培养他自己的独立性,教他上进,去形成他自己的一些风格。孩子教育确实是一个大的问题,就学校、社会和家长来说,家长,我认为还是第一位的。我很早就意识到,就算再忙,在孩子的关键阶段,我们做父母的该承担的责任是不能缺课的。我们在孩子教育方面,看过大量书,也跟一些成功的家长沟通,做了大量工作。

  王:您刚才说的这个严父加朋友,举个例子。

  张:这个严父加朋友,就是我们要平等地跟他相处。哪怕他很小的时候,在一些家庭事务上,也要平等相处。当然为了形成习惯,培养素质,就得严格要求。你不能完全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对他严格要求,他才能健康成长。作为朋友,需要陪伴。我陪他爬山。那个时候我们每个礼拜都爬山。陪他出去旅游。这就是朋友的角色。其次是有些问题跟他商量,他也跟我们商量。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不光是知识,也包括他的素质培养各个方面,我们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该严格要求,就严格要求,该严格管理,就严格管理,要让他形成良好习惯。这个事情是不能妥协的。

  王: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张:感谢王老师。

【人物简介】

  张成如,男,汉族,1963年出生于江西上饶,198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主动放弃出国机会,自主创业,投身环保能源高科技领域,现任山东大学教授,山东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集团)院长、济南联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山东省政协委员、济南市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副会长、山东省工商联常委、山东省工商业联合会石油与清洁燃料业商会会长。连续多年主持完成国家、省、市火炬计划、创新基金、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成果产业化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累计主持完成了百余项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成果和专利,这些成果多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属国内首创或领先。领导开发了一系列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科研成果,并顺利推向市场,尤其是在新型石油化工、高效节能与环保两大领域中取得非常突出的成绩。

  多年来,张成如博士获得了多项荣誉。自1997至1999连续三年荣获优秀创业者称号,1999年被济南市科协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2000年被授予第三届济南市青年科技奖和山东省十佳民营科技企业家称号,2002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2006年被评为发展省会经济优秀创业者,2007年被授予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荣誉称号等。

文:
图:
编辑:潘纯熙
来源:
标签:
通知公告
    栏目分类
    图片新闻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联系我们
          Email: news@lzu.edu.cn
          版权声明:www.3610.com的原创内容,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